-

-

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

偽文青,是逼出來的。


向西村上春樹乃高登著名作家,其著作《雜文、西》以《Starbucks 咖啡杯真係咁好影咩??》作序,解構為何大家都愛在Starbucks 影咖啡然後在 Facebook 分享的心理,其序文說道:「這些人不是在分享,我也不認為他們在炫耀,他們只是在打飛機給人看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偽娘、偽ABC、偽文青…這個充斥著「偽技」的社會,你不作假,就未必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。而「偽技」中的表表者,「偽文青」當之無愧,你身邊總會有幾個。(也很有可能包括你自己)。

不知道「偽文青」是甚麼?看看你朋友(或者你自己)有沒有在Facebook上發表過近似以下段落的「偉論」吧⋯

在這看似無聊的星期天,我走進駱克道一間樓上cafe點了一杯 Iced Caramel Macchiato,悠然翻開剛在誠品買的《沒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禮之年》。柔黃的燈光,影射著桌子上的木紋,顯得格外美麗;我沉醉在淡淡然的咖啡香氣,抬頭看看牆上的壁畫。這一刻,我竟然豪不寂幕;能夠在濃罩著藝術氣氛的cafe過一個下午,我覺得自己心靈很富足。
(再配以一張用Instagram影的 LOMO相)

以上status已經展現發文者六大「偽文青」特徵!
1. 作為「偽」文青,文化修養能有多高呢,當然會寫錯別字!(不止一個,認字特警請出動!)
2. 愛逛誠品(或者Page One,但從未聽過田園書屋、綠野仙蹤、尚書房等⋯)
3. 愛喝咖啡(但只去所謂的特色cafe,Starbucks 已經落伍了!),但不能點最普通既Latte或者Americano,要展示個人品味,咖啡名越長越好!)
4. 崇拜村上春樹,新書一發行「無慮即決」!
5. 無病呻吟後再來個「活得比你好」式的自我憐憫,無故感覺良好。
6. 酷愛Lomo,但只懂得用Instagram來做effect!

你是偽文青嗎?不如先做這測試吧!

文青的一百種元素

上述測試自2008年流傳於網路,由於是台灣人集體創作的,所以文化層面上未必適合香港人。不過,你可以試做下一個,「新鮮出爐,香港味道」!(原文節錄自第五期100毛)

怎樣,還不承認自己是「偽」文青嗎?
反過來問,你是「真」文青嗎?

真正的「文青」,國內有發起五四運動的陳獨秀、魯迅、梁啟超等人;他們都是有名的思想家,提倡文化運動,「文藝青年」一詞亦在此時期應運而生。從網上找到的資料,「文藝青年」一詞最早出現於1928年 郭沫若《文化批判》中的文章〈留聲機器的回音 ─ 文藝青年應取態度的考察〉,文中批評文藝青年的意識是資產階級的意識,要求:
「文藝青年們應該做一個留聲機器----就是說,應該克服自己舊有的個人主義,而來參加集體的社會運動。 」
資料來自《文藝青年 》一文,請參看延伸閱讀。

那些年的「文青」對社會問題提出質疑和批判,並透過激烈的行動去嘗試改變社會狀況。

換句話說,「文青」的身份,深層次的展現是在其對社會的影響。當然,時移勢易 ,身處二十一世紀,所謂的「文青」不用像當年那樣要搞文化運動、搞革命去改變社會的整體大氣氛。你可以是單純一個「喜愛文藝的青年」,閒時去逛書店、看藝術展、去咖啡店;而在我看來,若在「作文青的消費模式」以外,也能生產(produce),利用自己的平台抒發個人觀點和發表作品去影響(Influence)他人,才是「文青」的最高典範。

曾幾何時,「文青」是一個褒義詞;是優雅、浪漫、品味和氣質的象徵,「文青」的生活模式和理念亦是文化資本的展現。而這些很大程度上建基於其他們的「消費」行為。他們固然會花錢在書店、唱片舖、藝術展、咖啡店等;而偏向簡約卻不失格調的生活態度亦令他們多去具相同理念的 Muji、Uniqlo、IKEA等選購傢俬、衣履和日用品。
 
現在,你問人「你是文青嗎?」,大部份人(包括「真文青」)都不會承認。為甚麼他們會如此排斥這稱呼?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「偽文青」的污名所引致的。「偽文青」的核心價值,是「如何令別人認為自己很有文化氣息」;而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模擬「文青」會做的事,當中又以「模仿文青的消費模式」最為簡單可行。Starbucks、誠品、Muji 等都打正旗號賣和「文青」理念一致的「生活態度」;這些店非常大眾化,品味、格調變得垂手可得。要裝「文青」,易如反掌。

然而,是甚麼促使大量「偽文青」的湧現?我想,和 Facebook 不無關係。
 
"To See" and "Be Seen",近乎是 Facebook 用家使用此社交平台必然會考慮的因素。可能只有你的密友才會確切知道你是一個怎樣的人,但在 Facebook 你可以刻意去營造自己的形象,用「段章取義」的方法,把自己某些喜好和生活態度無限放大而隱藏自己所有黑暗面。所以,要塑造「文青」形象,你只需要不時放些去 Coffee Shop 看書 、藝術館的照片上 Facebook,再加點文謅謅的 caption ,「偽文青」雛型出來了!

想更進一步?可以參考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提倡的方法演技 「由外到內再返回外」,徹頭徹尾改變自己外表、品味、心態和行為模式吧!可以參考以下三十點!

當個假文青必備的30件事


 
小弟無意慫恿大家去當「偽文青」,畢竟我們不用刻意去「當」,「文青」的意識形態與消費主義都已經不知不覺間入侵我們的生活;稍為注意涵養和品味的青年很有可能已被冠以「偽文青」之名。「文青」作為一種概念,沒有真正的定義,真假文青的區分亦變得十分模糊。

我倒是覺得,大家不用全盤抹煞、白眼那些在Facebook newsfeed上的風花雪月和LOMO相片;「文青」不論真假還是需要渠道來分享、表達自己的感受,也許「真文青」的方法高端一些吧!

最後,送上奧地利作家 Peter Altenberg 的名句,適合各「文青」使用!
"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, ist er am Weg dorthin"
「我不是在咖啡館,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延伸閱讀
1. Starbucks 咖啡杯真係咁好影咩??
2. 文藝青年 
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